-
小何 2025-10-29
古老而传统的剧种:苏州昆曲
苏州是个古典气息浓厚的城市,这里不仅有着闻名世界的苏州园林,还有缠绵动听的昆曲。昆曲又称昆剧,起源于苏州昆山一带,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。昆曲作为一种载体,将苏州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。现在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苏州昆曲具有什么艺术特点。˂p align="center 声音行腔 昆剧作为一个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巨大影响的剧种,在历尽了艰辛困苦之后,能奇迹般地再次复活,这和它本身超绝的艺术魅力有紧密关系,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它的音乐上。 昆剧行腔优美,以缠绵婉转、柔漫悠远见长。...
-
小何 2025-10-29
沈阳历史名人,你知道几个?
每个时期都有一些为了国家利益而奋不顾身的人出现,特别是在战乱时期。俗话说“乱世出英雄”,正因为他们的奋不顾身给我国带来巨大的贡献。想知道沈阳的历史名人都有哪些吗?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走进沈阳文化看看你知道几个吧。˂p style="text-align:center; 罗绣锦 罗绣锦(1590-1652年),辽阳人,隶汉军镶蓝旗。天命六年(1621年),以诸生身份归降后金。天聪五年(1631年),授工部启心郎。八年,被选为举人,授国史院...
-
小何 2025-10-29
苏剧的来源与艺术特点
苏剧是由花鼓滩簧与南词、昆曲合流而成的汉族戏曲剧种,流行于江苏省苏南浙北城乡。苏剧的前身苏滩原名对白南词,俗称“打山头”,是一种围坐清唱的汉族曲艺形式。苏剧是苏州文化特有的一部分,一起来了解它吧。˂p align="center 起源 苏剧的前身起源于江苏苏州地区的曲艺苏滩(又名对白南词,俗称“打山头”)。苏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在江浙一带盛行,并流行到江西、福建等地。在这些地区,它被吸收到当地的剧种里面,如浙江的婺剧、和剧及江西的赣剧中都保留着对白南词的剧目,称为“南...
-
小何 2025-10-29
宁波过立夏的习俗,你知道几个?
俗语说:“百里不同风,千里不同俗”,五千年中华悠久历史,孕育了无数的子子孙孙,养成了百花齐放的优良习俗。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,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,特色饮食,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下宁波文化过立夏的习俗。˂p align="center 脚骨笋 因为这个习俗和其他地区有明显区别。换句话说,是宁波特有的节气习俗的形成往往是以农时为基础设置的,关系生产活动的时序、方式,节气饮食习惯的养成又跟当季可收获的作物有密切关系,而节气习俗往往又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。立夏至,农忙开始,...
-
小何 2025-10-29
柔和抒情且轻快悦耳的锡剧
江南水乡风景如画,容易让人沉醉其中。江南水乡民间音乐——锡剧,融合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和情趣,柔和抒情,轻快悦耳。锡剧起源于无锡东乡,随着无锡文化的发展,锡剧现在也流传于大江南北。˂p align="center 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,具有江南水乡情趣和特色的戏曲剧种,它的唱腔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变化体结构,常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的清板。主要曲调为簧调,包括老簧调、反宫老旦调以及簧调慢板、中急板、开篇、长三腔、哭腔、说头板、滚板、行路快板等板式唱腔。20世纪30年...
-
小何 2025-10-29
无锡昭嗣堂的历史传说
嗣堂在我国的存在很普遍,而位于无锡的昭嗣堂又称香楠厅,它是嘉靖七年进士曹察所建宅第,到了乾隆十三年,曹氏后人将其改为家祠,名“昭嗣堂”。现在的昭嗣堂已被列入第六批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,是作为研究无锡文化的重要参考。在昭嗣堂有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流传至今。˂p style="text-align:center; 据史书中的记载:曹察有一爱女,长得十分美丽,深得嘉靖皇帝的宠爱,于1536年册封端妃,三年后,端妃曹氏生了宁安公主。 《明史》中记载:“(嘉靖)二十一年,宫婢...
-
小何 2025-10-29
山光水色的武汉云雾山
武汉不仅小吃出名,武汉也有旅游圣地。武汉云雾山属武汉最高山脉,海拔709阿米,以重峦叠嶂、气势宏伟而闻名江汉,自古便有“西陵胜地、楚北名区、陂西陲障、汉地祖山”之说。是不是很感兴趣呢?那就一起走进武汉文化看看吧。˂p align="center 享有“西陵胜地、楚北名区、陂西陲障、汉地祖山”美誉的武汉云雾山,地处武汉市黄陂区西北部泡桐店境内,距武汉市中心区65公里,距黄陂城关29公里,是一处以山地为主的自然风景区,主峰海拔709米,属武汉市最高峰之一。 云雾山以重峦叠...
-
小何 2025-10-29
上海冬至有什么习俗,你知道吗
在上海这样的国际性的大都市冬至依然很受到重视,在风俗上有“冬至大如年”一说。上海的冬至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俗节日,每到冬至,老百姓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,至今保留着浓厚的冬至节的氛围。下面我给大家盘点一下上海文化中的冬至习俗,看看上海人冬至节都在干什么?˂p align="center 一、上海人拜冬聚餐 上海人尤重冬至,大人家有拜冬大典,须往西门内万寿宫拜牌。晚间设亭祭先,叫做“冬至亭”,祭毕,家人吃团圆饭,口宣吉语,故有“有得吃,冬至夜,呒得吃,冻一夜...








